山西鑄造焦:錨定產業變革,在轉型中筑牢行業根基
作為我國鑄造焦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山西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與深厚的產業積淀,長期占據全國鑄造焦產量近六成的市場份額。在 “雙碳” 目標與制造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這一傳統產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的深刻變革,其發展軌跡既折射出行業共性規律,更彰顯出區域特色優勢。
技術迭代驅動:從工藝升級到價值重構
技術創新正在重塑山西鑄造焦的產業形態,其中干熄焦技術的普及應用成為重要突破口。目前山西重點焦化企業干熄焦技術普及率已逐步接近行業先進水平,配合脫硫脫硝一體化設備改造,單位產品能耗已降至 105 千克標準煤,達到國內領先標準。這種綠色技術升級不僅響應了環保政策要求,更通過余熱回收等配套系統創造了新價值,配套的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 20 萬噸,實現了 “黑色能源” 的清潔高效利用。
產品結構向高端化轉型是技術升級的直接成果。隨著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等高端制造領域需求增長,低硫(≤0.6%)、低灰(≤10%)、高熱態強度(CSR≥60)的特種鑄造焦需求快速擴張,2024 年這類高端產品已占市場總量的 45%,而山西企業在全國高端市場的占有率超過 50%。這種結構性優勢源于長期的技術積累,通過光譜分析、膠質層測定等 20 余項檢測技術,實現了對產品性能的精準把控,使其成為汽車鑄造、動力裝備等領域龍頭企業的穩定供應商。
產業鏈延伸則打開了價值提升的新空間。山西鑄造焦企業已從單一生產向 “煤 - 焦 - 電 - 熱”“煤 - 焦 - 材” 等多元模式轉型,通過焦化副產品深加工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將煤焦粉轉化為鋰電負極材料,打破了石油焦原料的壟斷局面;利用煤炭與鋁礬土配比生產剛玉磨料,成功打入高端裝備制造供應鏈。這種產業融合發展模式,使山西鑄造焦從 “原料供應商” 向 “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商” 轉變,顯著提升了產業抗風險能力與盈利水平。
市場變局應對:供需重構中的機遇與挑戰
山西鑄造焦產業正面臨國內國際市場的雙重變局。從需求端看,下游產業的結構性調整帶來新機遇: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突破 1280 萬輛,帶動輕量化鋁合金鑄件需求激增,使鑄造焦在非鐵金屬冶煉領域的滲透率提升至 28%;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使其鑄造焦需求增速達到 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RCEP 實施后,東南亞基建投資熱潮推動鑄造焦出口同比增長 17.6%,越南、印尼等市場成為新的增長極,2024 年山西鑄造焦對東南亞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量的比例已超過 40%。
區域競爭格局的演變則帶來新挑戰。西北產區依托成本優勢,產能占比已提升至 30%,對山西傳統市場形成一定沖擊。應對這一挑戰,山西鑄造焦產業正通過兩方面舉措鞏固優勢:一是強化物流體系建設,借助公轉鐵政策推進,使鐵路運輸占比從 2020 年的 30% 提升至 2024 年的 65%,有效降低了長距離運輸成本;二是深化產業鏈協同,通過與鋼鐵、鑄造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穩定區域市場份額,京津冀地區的地理優勢仍為山西鑄造焦提供了穩定需求支撐。
政策與技術替代風險同樣需要警惕。“雙碳” 目標下,單位產品能耗標準預計 2026 年將收緊 12%-15%,環保投入增加使行業平均投資回收期延長至 5.8 年;氫冶金等替代技術雖目前替代率僅 3%,但 2030 年可能升至 8%,對傳統鑄造焦需求構成潛在壓力。對此,山西企業已開始提前布局,頭部企業紛紛加大碳減排技術研發投入,同時聚焦高端鑄造領域,利用熱穩定性要求形成技術壁壘,在替代浪潮中鞏固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未來展望:錨定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方向
展望 2025-2030 年,山西鑄造焦產業將在結構性調整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行業趨勢看,產能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預計主產區產能占比將突破 65%,CR5 集中度有望從 38% 升至 50%,山西龍頭企業的規模優勢將更加凸顯。技術層面,干熄焦技術普及率預計提升至 60%,配合智能化改造,單位產品能耗將再降 18%-22%,投資回報率可達 20%-25%,綠色低碳將成為山西鑄造焦的核心競爭力。
產品與市場定位將更加精準。面向高端裝備制造需求,超低灰分、超低硫分的特種鑄造焦占比將持續提升,鑄造焦與冶金焦的價差有望從 200 元 / 噸擴大至 350 元 / 噸,品質溢價效應更加顯著。國際市場方面,依托出口資質完善的區域龍頭企業,山西鑄造焦在東南亞、南亞等新興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擴大,預計 2030 年出口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將突破 30%,成為全球高端鑄造焦市場的重要供應方。
從產業生態看,煤焦鋼化一體化園區建設將成為主流模式,通過上下游企業集聚實現資源共享與節能減排,焦化副產品深加工的增值潛力將得到充分釋放。這種發展模式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也為山西鑄造焦產業實現 “碳達峰、碳中和” 目標提供了可行路徑。
在制造業升級與能源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山西鑄造焦產業正以資源為基、以技術為翼、以市場為導向,在轉型中鞏固優勢,在創新中拓展空間。這一傳統產業的蛻變歷程,不僅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更為全國焦化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本文來自網絡AI)
下一篇:返回列表



